匯豐銀行宣佈全球裁員2.5萬人
匯豐銀行宣佈將在2013年前於全球範圍裁員2.5萬人,並退出20個國家的運營。
匯豐銀行控股行政總裁歐智華(Stuart Gulliver)星期一(8月1日)宣佈了這項決定。
他說,新的裁員是建基於此前宣佈裁減的5000人之上,即合共裁減3萬人。
匯豐控股星期一還公布了上半年業績,除稅前盈利為115億美元,同比增長3%,優於市場預期。
此前匯豐銀行的業務發展策略被批評是到處「插旗」,但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,匯豐開始把業務重心轉到亞洲。
匯豐控股表示,2011年上半年零售和商業銀行業務表現良好,但投資銀行業務盈利出現明顯倒退。
匯豐集團星期天(7月31日)已經宣佈出售195家在美國的分行,此外另有13家將被關閉,使匯豐在美國只剩下不到470家分行。
匯豐控股是英國首家公布半年業績的主要銀行。本周稍後時間,萊斯銀行、蘇格蘭皇家銀行和巴克萊銀行也將陸續公布其半年業績
歐洲銀行裁員減成本
近期,金融機構的裁員風在歐美引起了一陣恐慌。多家全球知名金融機構陸續加入到裁員大軍之中,繼本周一匯豐宣布計劃在2013年底前裁員3萬人后,周二,英國最大商業銀行之一——巴克萊銀行也宣布全年裁員人數或達3000人。
據彭博社統計數據,自金融危機以來,歐洲銀行業總計減員達23萬人。
2008年金融危機最糟糕的時期似乎已經過去,那么近期金融機構紛紛大刀闊斧裁員究竟為哪般?
匯豐注意力轉向新興市場
歐洲最大銀行——匯豐控股(00005,HK),周一在其業績發布會上宣布,為實現2013年前節省25億~35億美元成本的目標,計劃於2013年底前在全球范圍內裁員30000人,占其員工總數的10%,為其史上最大規模裁員。
匯豐周一發布的上半年財報顯示,該集團上半年零售和商業銀行業務表現良好,但投行業務盈利明顯下滑。歐洲以及全球銀行和市場部門表現疲弱,而中國香港、亞洲其他地區和南美業務營收則有雙位數增長。
據統計,2008和2009年,匯豐僅裁員1600人和1800人。周二,匯豐首席執行官歐智華表示,此次集團裁員多為后勤部門,主要是減少工作程序及官僚化情況,與此同時將增聘前線員工。此外,匯豐還計劃在2011~2013年度在全球新興市場聘用近15000員工。
在匯豐上半年115億美元的稅前利潤中,中國香港和亞洲其他市場貢獻了近60%。而歐洲地區僅創造了21億美元稅前利潤,同比縮水三分之一。上周日,匯豐還宣布將其在美國的195個分行以10億美元價格出售給另一金融集團,并表示將陸續退出全球20個國家的市場,將更大精力投入亞洲等新興市場。
歐洲金融機構裁員成風
無獨有偶,英國巴克萊銀行周二也警告稱,為完成其削減成本的計劃,該行2011年裁員總數可能將達3000人。巴克萊銀行周二公布的上半年財報顯示其業績顯著下滑。其中該銀行上半年凈盈利同比下滑38%至15億英鎊(約24.5億美元);同時,上半年修正后稅前盈利增長24%至36.8億英鎊。
巴克萊銀行首席執行官BobDiamond在電話會議中稱,盡管具體裁員數字尚未確定,但上半年的裁員趨勢將會在下半年加速并擴大,全年裁員人數可能將達3000人。該行上半年已裁員1400人。據悉,巴克萊銀行上半年人力資源成本上漲5%,至61.1億英鎊。
實際上,美國投行高盛是首家宣布大規模裁員的銀行。早在6月,該行就曾表示,由於固定收益部門業績不佳,計劃裁員1000人。同月,英國勞埃德銀行集團宣布裁員15000人。近日,瑞士兩大銀行瑞信和瑞銀也分別宣布裁員5000人和2000人。而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,已累計裁員28000人的蘇格蘭銀行則表示還將進一步精簡員工。
評論:
最近很多家大型的銀行企業,都開始在進行大規模的人力精簡。但是可疑的是,那些銀行在過去一年的獲利率並沒有下降,反而很多還是上昇的。但是為什麼會在此時此刻進行這些大規模的人力精簡呢?
仔細一看那些銀行,背後都有共濟會的影子,很有可能是共濟會在預告旗下的銀行體系,要為即將到來的金融危機先做準備。 再前幾天,世界聞名的金融巨鱷索羅斯才宣布要退出美國投資業,從此只為自家的基金做操盤,但自家基金的資產竟然高達245億美金,這還只是檯面上的錢,檯面下的前不知有多少。而索羅斯就是共濟會的頭號金融殺手,他目前已經瞄準亞洲很久了,只要時機成熟,隨時準備出手。而他只要一出手,那個被修理的地區,往往死傷慘重。
所以,目前的情勢就是山雨欲來風滿樓。記得在1929年大崩盤的前夕,共濟會的銀行組織也早就在崩盤前就已經從市場退出來了。他們根本毫髮無傷。J.P.Morgan早在1929年崩盤前夕就知道會發生的情形,於是就通知他的夥伴從市場退出。他們在所謂的經濟大蕭條中,不但毫髮無傷,反而更顯茁壯。趁機在大蕭條中,藉著他們所謂的刷羊毛機會(優良公司清倉大拍賣),不斷的收購優良企業。這也是為什麼這世界上很多歷史悠久的老店背後,你幾乎都可以看到很多資深銀行的身影。他們藉由這些機會變成董事會股東,進而操控公司的走向,邁向集團化的操作手法,並同時把原始創辦人趕出經營層,降低創辦人的持股。
過去為現在提供了借鏡,藉由了解過去,我們可以對眼前的危機去做因應,不至於重蹈覆轍。
匯豐銀行宣佈將在2013年前於全球範圍裁員2.5萬人,並退出20個國家的運營。
匯豐銀行控股行政總裁歐智華(Stuart Gulliver)星期一(8月1日)宣佈了這項決定。
他說,新的裁員是建基於此前宣佈裁減的5000人之上,即合共裁減3萬人。
匯豐控股星期一還公布了上半年業績,除稅前盈利為115億美元,同比增長3%,優於市場預期。
此前匯豐銀行的業務發展策略被批評是到處「插旗」,但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,匯豐開始把業務重心轉到亞洲。
匯豐控股表示,2011年上半年零售和商業銀行業務表現良好,但投資銀行業務盈利出現明顯倒退。
匯豐集團星期天(7月31日)已經宣佈出售195家在美國的分行,此外另有13家將被關閉,使匯豐在美國只剩下不到470家分行。
匯豐控股是英國首家公布半年業績的主要銀行。本周稍後時間,萊斯銀行、蘇格蘭皇家銀行和巴克萊銀行也將陸續公布其半年業績
歐洲銀行裁員減成本
近期,金融機構的裁員風在歐美引起了一陣恐慌。多家全球知名金融機構陸續加入到裁員大軍之中,繼本周一匯豐宣布計劃在2013年底前裁員3萬人后,周二,英國最大商業銀行之一——巴克萊銀行也宣布全年裁員人數或達3000人。
據彭博社統計數據,自金融危機以來,歐洲銀行業總計減員達23萬人。
2008年金融危機最糟糕的時期似乎已經過去,那么近期金融機構紛紛大刀闊斧裁員究竟為哪般?
匯豐注意力轉向新興市場
歐洲最大銀行——匯豐控股(00005,HK),周一在其業績發布會上宣布,為實現2013年前節省25億~35億美元成本的目標,計劃於2013年底前在全球范圍內裁員30000人,占其員工總數的10%,為其史上最大規模裁員。
匯豐周一發布的上半年財報顯示,該集團上半年零售和商業銀行業務表現良好,但投行業務盈利明顯下滑。歐洲以及全球銀行和市場部門表現疲弱,而中國香港、亞洲其他地區和南美業務營收則有雙位數增長。
據統計,2008和2009年,匯豐僅裁員1600人和1800人。周二,匯豐首席執行官歐智華表示,此次集團裁員多為后勤部門,主要是減少工作程序及官僚化情況,與此同時將增聘前線員工。此外,匯豐還計劃在2011~2013年度在全球新興市場聘用近15000員工。
在匯豐上半年115億美元的稅前利潤中,中國香港和亞洲其他市場貢獻了近60%。而歐洲地區僅創造了21億美元稅前利潤,同比縮水三分之一。上周日,匯豐還宣布將其在美國的195個分行以10億美元價格出售給另一金融集團,并表示將陸續退出全球20個國家的市場,將更大精力投入亞洲等新興市場。
歐洲金融機構裁員成風
無獨有偶,英國巴克萊銀行周二也警告稱,為完成其削減成本的計劃,該行2011年裁員總數可能將達3000人。巴克萊銀行周二公布的上半年財報顯示其業績顯著下滑。其中該銀行上半年凈盈利同比下滑38%至15億英鎊(約24.5億美元);同時,上半年修正后稅前盈利增長24%至36.8億英鎊。
巴克萊銀行首席執行官BobDiamond在電話會議中稱,盡管具體裁員數字尚未確定,但上半年的裁員趨勢將會在下半年加速并擴大,全年裁員人數可能將達3000人。該行上半年已裁員1400人。據悉,巴克萊銀行上半年人力資源成本上漲5%,至61.1億英鎊。
實際上,美國投行高盛是首家宣布大規模裁員的銀行。早在6月,該行就曾表示,由於固定收益部門業績不佳,計劃裁員1000人。同月,英國勞埃德銀行集團宣布裁員15000人。近日,瑞士兩大銀行瑞信和瑞銀也分別宣布裁員5000人和2000人。而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,已累計裁員28000人的蘇格蘭銀行則表示還將進一步精簡員工。
評論:
最近很多家大型的銀行企業,都開始在進行大規模的人力精簡。但是可疑的是,那些銀行在過去一年的獲利率並沒有下降,反而很多還是上昇的。但是為什麼會在此時此刻進行這些大規模的人力精簡呢?
仔細一看那些銀行,背後都有共濟會的影子,很有可能是共濟會在預告旗下的銀行體系,要為即將到來的金融危機先做準備。 再前幾天,世界聞名的金融巨鱷索羅斯才宣布要退出美國投資業,從此只為自家的基金做操盤,但自家基金的資產竟然高達245億美金,這還只是檯面上的錢,檯面下的前不知有多少。而索羅斯就是共濟會的頭號金融殺手,他目前已經瞄準亞洲很久了,只要時機成熟,隨時準備出手。而他只要一出手,那個被修理的地區,往往死傷慘重。
所以,目前的情勢就是山雨欲來風滿樓。記得在1929年大崩盤的前夕,共濟會的銀行組織也早就在崩盤前就已經從市場退出來了。他們根本毫髮無傷。J.P.Morgan早在1929年崩盤前夕就知道會發生的情形,於是就通知他的夥伴從市場退出。他們在所謂的經濟大蕭條中,不但毫髮無傷,反而更顯茁壯。趁機在大蕭條中,藉著他們所謂的刷羊毛機會(優良公司清倉大拍賣),不斷的收購優良企業。這也是為什麼這世界上很多歷史悠久的老店背後,你幾乎都可以看到很多資深銀行的身影。他們藉由這些機會變成董事會股東,進而操控公司的走向,邁向集團化的操作手法,並同時把原始創辦人趕出經營層,降低創辦人的持股。
過去為現在提供了借鏡,藉由了解過去,我們可以對眼前的危機去做因應,不至於重蹈覆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